
5月中旬,晶電宣布部分芯片漲價15%,隨后三安光電、信達光電、安普光近日也傳出產品調價信息,并在網絡上流傳出多家企業調價通知,函件的真實性尚未得到確認。今天網絡上突現封裝大廠木林森的調價通知。
木林森調價通知顯示,由于市場的變化,導致產品成本不斷上升,為了協同雙方的生產發展和保持良好的業務關系,根據原材料物價上漲實際情況。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定與2016年9月1日起顯示屏RGB燈珠價格統一上調5%。
信達光電的調價函顯示,受上游芯片及支架等價格大幅上漲(普遍在10%以上),加上人工成本持續增漲,特對公司生產的RGB燈珠價格在目前基礎上上調5%。價格調整自9月1日起實施。此次調價包括福建信達、廣東信達、安普光、廈門信達等四家子公司的產品,且調價幅度都在5%。
三安光電的調價函則顯示,原材料價格觸底反彈,其中黃金(較年初上漲27%以上),襯底(較6月上漲30%以上);同時由于中小功率芯片尺寸小,后段制程消耗大量分選與測試產能,單位人工成本上漲,導致后段制程產值急劇下降。現針對部分中小尺寸產品價格上浮10%,并與8月25日開始執行。
今年這股漲價風波,從3月就已經開始了。板材廠家建滔部分產品、封裝廠木林森部分產品在今年初春就做了產品價格上調。
據了解,各廠商給出的漲價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各種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漲,已超過成本核算價,為了保持盈利只能選擇漲價。
業內人士表示,漲價是正常的市場規律,這對企業來說是好事情,未來各家生產的產品都會各有各的特色,對整體行業的研究開發會有推動作用。
也有人認為,終端成品廠的價格已經被壓制了,作為上游的芯片燈珠漲價,實際上成品廠是沒有辦法跟著去漲價的,采購成本高了,但是產品的利潤又不能往上漲,最終壓縮的還是終端成品廠的利潤。
今年這一波波的漲價行為是否會引發整個供應鏈集體進行提價,而LED顯示屏價格是否會收住跌勢,觸底反彈,我們來共同關注。
責任編輯:張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