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內產能最大的鋼結構生產企業中冶集團位于河北衡水武邑縣的鋼制綜合管廊50米試驗段項目全面完成評價和驗收,課題中試項目——全長1.8公里的全國首條裝配式鋼制綜合管廊即將在當地開工建設。
全國首條裝配式鋼制綜合管廊:鋼制綜合管廊實景
全國首條裝配式鋼制綜合管廊:鋼制綜合管廊生產線
今后,武邑縣城新建或改擴建街道時,各種市政管線均將應用裝配式鋼制綜合管廊一體化敷設。這標志著,武邑將在國內率先推廣和應用此項技術,終結以前各種市政管線建設維護各行其是、反復對道路“開膛破肚”的亂象,對引領全國城市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武邑東昌街裝配式鋼制綜合管廊試驗段項目現場就可以看到,埋于地下2至3米的管廊廊體采用波紋鋼板制成,呈拱形雙艙結構,分別設有給水、中水、污水、熱力等管線。廊體橫向跨度約6.5米、縱向高度近5米,后期檢修人員可以在管道內部順暢通行。
武邑與相關企業戰略合作 ?打造全國性生產基地
去年4月19日,武邑縣政府暨衡水益通管業有限公司與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裝配式鋼制綜合管廊技術。而后,雙方在鋼制城市綜合管廊研發創新、市場開拓、工程利用、產品質量等多方面深入開展了戰略合作,在武邑創建了國家級研發中心,打造全國性生產基地。
承擔該課題的中冶管廊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波說,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材料相比,鋼制綜合管廊構件多為工廠化生產線形成的標準件,在施工地進行現場組裝,具有材質均勻、穩固性強、運輸裝配便捷等明顯優勢,易于全面展開工程質量體系控制,總工期可節省30%至50%。此外,經過試驗段實際測算,鋼制綜合管廊在總投資上與傳統混凝土結構相比,成本降幅達10%以上。這意味著按照10公里的常規管廊計算,可節約造價近1億元。